close

賴佩霞:找一條回家的路 2014/02/22

*

我們心裡面很多的創傷創痛幾乎都沒有人可以講,因為我們都有面子問題。因此也沒有人可以說。所以一直都壓抑在心裡很久,直到透過《回家》這本書,讓他的情感上有很大的紓解。也就是很多在時下社會中,有許多羞於開口的。事實上那些事情並沒有你所想像的那麼可怕。但是,因為那些事的發生是衝著個人,你就覺得說,我有很多事情,就是自己的比較黑暗面,或自己的醜陋面,或自己的覺得羞於啟齒的一些部分,這些都在心中壓的很深。然後這些深就會讓自己覺得有一個黑洞在那裏。有一些東西是不可以被碰觸的。

 

當他們看到在我的書上,我將許多在以前覺得無法對他人訴說的話,我都能夠透過書寫,將它攤開來的時候,他們也開始有了勇氣覺得說,好像事情也沒有像自己想像的那麼嚴重。...我覺得那個親切感,那個被看見,那個暖度就有了。

*

我們有許多獨特的經驗,只是有些經驗我們將它認為這是好的,那是不好的,因此有許多獨特的經驗你就將它鎖在心裏面。

透過書也好,透過分享也好,我們能將那個我們以為是不好的經驗,能夠有一個抒發。同時不只是抒發。因為你看見了,你抒發了,你才可以看見它後面的力量。當我們不給那個機會去看見的時候,你是永遠看不到後面的力量。

*

我很慶幸我在20多歲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心理學。因為身為一個諮商師,我們的訓練是對所有的事情都不帶評斷的眼光。就是不去評論這個是好,還是不好。

坦白講,我憑什麼去評斷別人什麼是好,什麼是不好?!但是在我們一般人的生活圈中,我們就是這樣(評論)被訓練出來。社會、學校、教育告訴我們:這個好。這個不好。因此我們也認定了這個好跟這個不好。所以我們也用那樣的眼光來看別人。其實學校的教育、父母親的教育,是怕我們成為那樣的人。才告訴我們,路就要這樣走。歹路不要走。

於是我們就帶著這樣的是非。非常強烈的一種態度在看這個世界。因此許多時候,我們就會自己卡在那些,我們認定是錯的事情上。堅持那個對錯,於是就跟人發生了很多的碰撞。

*

因為我自己是個諮商師,我看事情的角度就很不一樣。我來看就會看說:「OK!那你為什麼會這樣!?」

也就是說,我會更關心說,你為什麼會這樣(動機)。於是我比較不會站在那評斷是非對錯的角度來看。所以那人文的關懷在我諮商師的訓練裡面,我就會變的很自然去看見。當我在做諮商時,我不是在看他的問題,我是在看他光亮處。這是有別於我們以往的教育。...也就是當我在看一名個案時,比方說他在抱怨他的爸爸、他的媽媽怎麼樣傷害他。(因為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塊對父母親的傷,有些人走過去了,有些人還沒過去。有些人就會卡在那個是非對錯,有些人會說:「你就要放下啦,不要這樣,你爸媽很可憐...。」就是我們會跟他講道理。)但是,在我的諮商學習中,我會看到說:「哇!原來你對你的父母親有這麼大的愛。即便你的父母親,在你童年的時候,拿著刀追殺你。即便你的父母親,曾經在你的生命裡面,做過這些這麼無意識的事情。而你依然愛著他。你有沒有看到你內在的愛有多大!?」通常我這樣問之後他們都傻住。

 

他只會想說:我怎麼可以恨我的爸爸媽媽。因為社會都在講說,我們就是要孝順父母,孝順父母...。所以,只要我們對父母親還有怨懟的時候(因為那是事實),只要我們對父母親還有怨懟,我們其實是為討厭自己的。是會痛恨自己。會覺得說事情都已經過了那麼久,我為什麼還要如此小氣(記恨)。因為我們的情緒,這是人性中很自然的一部分。但是大家都在講,那個東西很不好,要放下。於是,當我們看到自己有這些負面的時候,我們就會反過頭來責備自己。所以我們都這裡面相互責備。不是責備他,就是責備自己。

*

在我的訓練裡,我可以去看到人性裡面非常珍貴的愛。我不是在陰暗中找答案,而是我從你的光亮中去看到那更珍貴的答案。其實真的,我們真的仔細想想看...當然我們父母親對我們有好的部分,大概我們就覺得我們很好命。那我們要來看,我們的父母曾經在我們身上留下的那些烙印,我們要怎麼樣去放下,怎麼樣去處理。

 

我們有沒有看到,即便我們的父母親,做過那麼多無意識的事情,我們卻還這麼樣的愛著他們。這是多麼偉大的一件事啊!

*

我們因為文明的社會,我們都把忌妒心壓抑起來。壓抑到我們自己都認為我們沒有忌妒心。忌妒心我們都會有,它也許是一個念頭,念頭沒有問題,只是它有沒有表達出來、表現出來的問題。...透過學習,跟對人性的了解之後,我發現我們真的都很會偽裝。我們真的都只想將我們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。所以我們人性的負面我們就將它壓抑下去。然而這些壓抑,壓抑久了之後,它的危險在於我們根本就看不到我們這些負面的情緒,但是,奇怪耶!自己看不到,但是他人都看的很明顯。別人一看就看到,但是我們自己會覺得我自己怎麼有小氣:「你看,那天我請他20元;那天我給他多少,...我怎麼會是一個小氣的人。」你說他如果計算的這麼清楚,他怎麼會不小氣。我現在沒有在講好壞,我是在談他的形成。

 

在我的第一段婚姻裡,我真的覺得我是和善、甜美、有耐心、有愛、慈悲...,所有良善的一切我真的相信我是一個這樣的人,我以為我是這樣的人。進入婚姻之後,當對方讓我不爽的時候,我所有的另外一面通通冒出來。那我自己很訝異是說,我從來不知道我有那些黑暗面。我從來不知道,原來我裡面,有蘊藏那麼多那麼多的負面情緒。所以當我開始走入身心靈這領域的時候,開始我是為了自己,希望我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母親。因為我母親她是一個很好的媽媽,但是在性格上的確是帶給我很多的壓力。我不希望我是一個這樣的母親。我希望我可以有更多的耐心,更多的愛,就像我所想像的那樣。

*

因為媽媽能夠教我的很有限。所以很多東西必須要靠我後天的努力學習。所以那時為了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位好的母親,甚至於是一位更好的伴侶,甚至於是一位好的人,好的朋友。於是我全心全意投入自我探索。真的是將我自己翻了又翻又翻又翻,去看到所有在我人性裡面的黑暗面。而有趣的是,當我開始接觸我自己的黑暗面時,我也開始可以接納別人的黑暗面。

 

回到剛才我們在談的:我現在看人,我可以看到別人的光亮,別人的美,別人的力量。是因為我接納了我所有的黑暗面。所以我也會接納對方的黑暗面。於是我會謝謝自己的正面的,光亮的光彩。我能夠接納自己這部分之後,我也可以看到別人的這些部分。所以這都是有脈絡的。

*

開始時我是學心理學,心理學是去看我們的黑暗面(精神分析)。15年前開始流行正向心理學(談幸福、談快樂),我也投入了正心理學,後來我發現說,研究正向心理學的人,不見得快樂喔!因為他是在研究,他將這當作一個研究。所以從負向心理學,黑暗面,一直到正向心理學,再來我覺得更重要的,可以連結到很多宗教在談的:我要活出那個快樂。

 

它不是學問,我就是要活出快樂。I'm.我就是那道光。我就是那個快樂。我就是愛。我就是慈悲。所以當我有這麼大的願景之時,所有違背這個期待的作為,我都覺得是小事,放下。如果說今天我爭這一個東西的過程,違背我快樂、自由、慈悲、有愛的時候,我就放下了。因為我有一個更大的目標,我想要過那樣的生活,我想成為那樣的人。所以很多跟人的糾葛,我就會放下,因為我覺得我配得成為一位我所期待的那樣的人。因此那些小奸小惡小...,我會在很快速的情況下就讓它化解掉。然後繼續前往那個,或待在那個我要的空間裡。這裡面的確是有很多學問:

1.我們必須要先放下所有對父母親的怨懟。

2.我們要知道我們的頭腦在幹嘛。這件事只有在宗教中會談論到一些。就是觀照,去看我們的念頭是什麼。然後,「STOP!」停止那個傷害自己,又傷害別人的念頭。「STOP!」所有的事情,都是先從念頭出來。先有念頭,念頭會帶出語言,然後語言創造我們的命運。我們的命運都是我們這張嘴巴說出來的。我們千萬不要小看我們這張嘴巴說出的話。老天爺是很貼心的,你如果說:「你不知道我今天多麼倒楣,我真的很倒楣。」在你的強烈祝福之下,老天爺很貼心的,你要什麼,祂就會給你什麼。你如果說:「你不知道我那個丈夫多麼討厭。」在你的強烈祝福之下,他只會越來越讓你討厭。為什麼?!那是你的祈求啊!

*

這個思維革命是非常重要的。那個是我們在宗教裡談論的那個超越、提升。包含在密宗裡談論的修行也是這個。談到念投這個議題,就是在於說:「我們每一分鐘都可以做選擇。」只是通常我們選擇照著以前的方式去做。所以你會以為說我沒得選擇,其實不是的,只是你選擇了照著以往的方式。因為那樣比較簡單。但是那樣不會讓你有蛻變。

 

我們的頭腦中有許多的聲音。靜心在做什麼,靜心就是讓你看見我們頭腦又在做什麼了。這些念頭到底對我們有沒有幫助。我再問一次,「這些念頭到底對我們有沒有幫助?」如果你在氣一個人,你在恨一個人,我問你,這個念頭對你有幫助嗎?沒有。

 

多年前我看過一篇文章,文章中訪談美國脫口秀天后歐普拉。她說,她以前總認為:「那個人欺負我,我怎麼可以原諒他?我如果原諒他,就太便宜他了。我怎麼可以原諒他!?」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會以為,我們如果恨他,他的日子一定很難過。結果一直到有天,她到一個聚會,看到她討厭的人在聚會中十分開心,她就說怎麼會這樣?我這麼恨他,他怎麼可以這麼開心?那時候他才真正看到說,其實對方的日子根本過的很好啊。是我們以為,我恨他,他的日子會很不好過。但是,我要問你:「真正難過的是誰!?」這樣的語句,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識層面上。它要真的納入到我們的生命裡,知道你只要恨任何一個人,受苦的是你,就這麼簡單。

 

也許他會對我說:「他對我做這麼多的事情,我怎麼可以原諒他。」那我該如何回應?經常我在形容我與我的個案,兩個人就像在相撲,在拉扯著。他對我說那個人有多麼可惡。我對他說逆要步要放下。他就一定要告訴我對方有多麼的可惡。那我就要想辦法讓他看到:那個可惡,真的受傷的是你,不是對方。一直到我們甘願。那個甘願是什麼?那個甘願是你覺得:「你配得擁有一個幸福璀璨的人生」的時候,你才會願意放下。跟對方無關。這就是要看你對你自己生命的期許是什麼。你覺得,你真的覺得:「我們父母將我們養這麼大,國家、社會給我們這麼多的資源。然後,你卻要把你的時間花在痛恨某一些人,討厭某一些人身上嗎?」這難道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生命的期許嗎?或者是我們真的覺得我們配得擁有一個天堂,一個潔淨的空間,一個璀璨的人生。我要告訴你,這個璀璨的人生絕對不是靠別人成全。這個璀璨的人生,要靠我們自己訓練、覺察,觀照自己的念頭中都形成了什麼。這就是修行中很重要的一件事,去抓住頭腦中所有的負面的念頭。但是要做件事情之前,記得要先做第一件事,也就是,與父母親和好。

 

與父母親和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步。

*

主(主持人):為什麼做父母親的都不願意聽一聽做子女的想法呢?為什麼他們老是用他們的想法來放在子女的身上呢?

賴:我問同樣的話,為什麼我們做子女的老是認為父母親應該要怎麼樣呢?

 

主:你是媽媽你不知道我們現在怎麼了嘛?我告訴你這樣才是符合我們的做法,你老是用你過去的方式,那個不對啊!

賴:你有沒有覺得你跟你媽媽很像。這句話很傷人我知道。但是你有沒有發現。因為聽起來你講的,你認為媽媽應該怎麼樣的,我認為這些話好像也是媽媽對你說的。所以你覺得:「媽媽如果改了以後,生命會更好!對不對?」

 

主:對啊!我媽如果改了以後,我們不就ok了嘛!

賴:你覺得這件事容易嗎?

主:不容易。

賴:不容易的話,你改容不容易?

 

主:我沒錯啊。

賴:OK.如果你覺得改變是她應該要改。她如果改了就會很好。你如果覺得改變是一件這麼容易的事,那就從你身上開始吧!也就是說,聽起來,以往的溝通方式有沒有用?沒用。所以你需不需要改變?你如果希望它有用的話,你需不需要改變?

 

主:後來我用的方式就是不講話。

賴:後來你用的方法就是不講話。我問你,這像誰?吵完了,後來就不講話,這個方式像誰?!

 

主:我爸爸是這樣子。我爸是不講話,都是我媽在講。

賴:所以很有可能,你就是在自己的婚姻家庭裡面,你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在相處。

 

主:我覺得這是很失敗的方式,因為就沒有溝通了。我有很長的時間跟我媽媽都不再說話。

賴:我知道這很痛。我還要再多說一點,因為這樣的情況,我相信很多人也有。剛才我們點出一點:「我們很多地方是像我們的父母親。」第二點就是,這段話很多人難以下嚥,那就是,如果說,我們能回到一個排序,這是家庭排序在講的,也是恐子提到的─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。我們做子女的,我們如果回到我們的角色,本來就不應該是我們要教育我們的父母親。

 

這對我們的ego(本我)是一個很大的打擊,但是我這樣比喻:一個公司,屬下一直在罵老闆,覺得這個老闆笨。你覺得這個公司會是一個好的運作嗎?

 

所有的事情都有先來後到。這就是一個排序。如果我們可以回到這個排序當中,我們的生命會有很大的改變。我以我先生做例子:我先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人,他在家中排行老么,又他從小功課就很好,因此,他跟很多優秀的人一樣,我們吸收了很多的知識,知道前面的方式不好,然後就會開始跟父母親談道理。很多的時候,媽媽常常會跟子女講:「孩子啊!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。」孩子也因此真的將這句話聽進心裡面了。所以他慢慢長大之後,他愛不愛父母?怎麼愛?!因此各位小心一點,你千萬別再用那種方式對待你的孩子了。因為他真的聽得進去,他真的聽進心中了,因此,他也很自然的會認為: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。故我們也很自然的會看見家庭中的許多口角,後來就會演變成為如同主持人家中這樣的家庭關係。

 

我們認為,我們認知那是愛。我罵你,我關心你,那是在用比較用力的方式愛你。那是愛。因此,孩子長大後也會用這樣的方式愛我們。到那時,我們就會老淚縱橫:「我將你養大,你跟我講話也不會好好講啊!」他都沒有想過,這是他教的。他從來沒有想過。但是當他的孩子也用如此用力的方式愛他時,他不會覺得:你看我的孩子多麼的愛我。愛我愛的這麼的大聲。

 

因此,我要說的是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(我罵你是為你好),那真的跟愛無關。那只是自我情緒管理不佳。我們說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,但事實上並不是。這也不表示我們不愛他們。只是用這樣的方式是因為我們情緒管理不佳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回到原生家庭中。這樣我們可以去看見這個互動,然後將該還給父母親的還回去給他們。

 

回過頭來,我優秀的先生,即便他時常會講說傳統很重要,對父母有敬畏心很重要。以前我時常在一旁觀察,他跟他爸爸講話很大聲耶!而且就像主持人說的,他講的話很有道理:「我覺得這才是對的,你根本不懂嘛!」這是我們做子女時常去認知他們的。那我就要反問你了,一個做父母親的,當孩子用那樣的氣勢跟他們說話,你覺得做父母的吞的下去嗎?其實問題不在於你講的內容對不對。而是在於你那樣的態度不應該是一個對父母親說話的態度。在他(父母)的認知裡。

 

因此,以前我先生跟我公公就會有這樣的爭執。故有一次我跟我先生談論到這個議題時,我就問我先生:「你要不要回到你自己該有的排序裡。他是父母親,你是家中的老么,你就做你的老么就好,你為何要做你父母的導師?更何況他們並沒有邀請你成為他們的導師。你要不要就回到老么的位置上。」然後他那次打電話到美國與爸爸講話時,就很有意識的,就當一個撒嬌的老么。當一個父母的開心果。就回到那排序中。因此他那天就很開心的跟爸爸瞎扯,閒聊。講完這通電話後,他覺得十分開心。他坐在那回味剛剛那通電話,回味當他們回到那該有的角色時的對談。

 

當你回到你該有的位置時,對方也就會回到他該有的位置上。當我們尊重對方,他就會自重。所以當你用那樣的情緒跟你媽媽講話的時候,你也挑起了他自己的無意識。那個摧毀性的意識。人的意識是會感染的,我的摧毀性的意識就會勾起你的摧毀性的意識。話都可以好講,所以重點已經不是在於那個話。重點是我們的energy(能量),已經處於那摧毀性的意識。

*

 

做子女的,我們的角色,就是要感謝父母親將我們到這世上。

我們要還給他們一個公道。

你可以為你自己做任何的一件事情,可以幫你自己贏的幸福的婚姻...等,所有的事情你都可以靠自己,只有將自己生下來這件事,給我們生命這件事,就只有他們能做,也只有他們做到。因此,單單這一點,我覺得我們就值得還給他們一個公道。謝謝他們。我們就回到自己的角色上。你永遠不可能用爭執的方式來贏你的父母親。因為你贏了,贏在表面上,但是你知道父母親的心碎了,你會開心嗎!?

 

當我們貶低了父母親,贏了,你會開心嗎?好好想一想。

 

我相信,我們更喜歡的是當我能夠敬重我的父母親。處於這一點我們會更喜歡自己。以我自己的經驗是這樣。

 

不管我們的父母親做什麼,不管我們父母親曾經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,不管我們父母親倒過人家多少會錢,不管我們的父母親做了多少我們難以認同的事情,我們都必須放下對父母親的怨懟,這樣我們才有可能走出一個不一樣的人生。因為我們會喜歡這樣的自己。

 

我們能夠給父母親空間,能夠跟父母親和平相處。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我們的心中才會喜歡自己。

*

 

前幾天有人在問我說,我跟我婆婆就是難以相處。然後我就告訴他,你永遠贏不了你的婆婆。然後他就回說,「我知道,我倒就放棄,但是...。」我說只要你還有這個但是,就表示你還沒有真正放下。你永遠贏不了你的婆婆。Never.因為在這個排序上,你永遠贏不了。那是將你先生帶到這世界的一個源頭。當你數落你的婆婆,當你唾棄你的婆婆,你就不可能尊重妳的先生。因為他是你先生的源頭。這些對我而言不再是道理,因為我真的經歷了兩次婚姻,現在我很幸福的第二段婚姻中。因為我有前面的例子,與後面的例子,我才發現我其實有很多事情是需要調整,需要做的。

*

 

可能我們很多的朋友都一樣,我們年輕時不會想,所以我們曾經做過那些事,因此,現在有一些遺憾。所以我會給你一些建議,且我覺得這些事情是我們應該要做的。有一些人會問說,「那我父母已不在世上了...。」我會告訴你們,「他們從來沒有不在過。」在你的心裡面,你永遠會冒出那個媽媽。你一定會想起她,會回憶起她。媽媽沒有走,她可能身體不在了,但是沒有走。因此,你這個和解還是要做,還需要做。很有可能哪一天你自己一個人,或是到她的墳前去懺悔。將你現在心中真正的聲音告訴她,那個說出來很重要。因為我們的靈魂需要聽到。這件事情需要去做。你可以在心中與你母親有一場更深的對話。這個對你的靈魂而言,會非常的有幫助。因為我們的父母,很可能身體不在了,但他永遠都存在。因此,現在我與我母親的關係越來越好,越來越好。雖然她已經過世了。但是這件事情非常重要,就是要讓它(關係)有一個圓滿。

 

因為我們的靈魂看到自己的良善面,我們的靈魂會放鬆。那才是我們靈魂深處真正的渴望。還有心中想要到達的那份圓滿。所以我建議,即便媽媽都不在了,我覺得那個訴說,那個談論,都是很重要的。將你心中比較成熟的感受告訴她。我覺得這樣做對你的靈魂會有很大的幫助跟紓解。

*

主:改談論孩子。我們時常聽到爸爸媽媽對孩子說:「孩子都不聽我講,常常講也講不聽。」

賴:我回饋讓你聽:「我時常告訴我的父母,但他們講也講不聽。不知道是怎樣。」所以這是一種energy,這已經跟對象無關。那就是我們的能量。

 

主:我們怎樣讓我們的孩子聽我們說的話?怎樣讓我們的孩子接受我們的想法?

賴:你有接受你孩子的想法嗎?

主:小孩還不懂啊!

賴:你孩子也不懂,爸媽也不懂,只有你夠懂?

主:他走的路,我們走過啊!

賴:但是你也沒有認定你爸媽走過的路!你為什麼要認為你的孩子要認定你走過的路?!...看別人比較容易是吧!

 

主:我不知道怎麼跟他們說他們才會接受我的想法。或者是說很多父母也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,孩子才會接受父母親的想法。

賴:你希望你的孩子、子女,用怎麼樣的方式對待你,你就怎麼樣對待他們。孩子需要榜樣。你覺得榜樣在哪裡!

      這是十分直接與簡單的。你覺得孩子不肯聽你的話像誰?...因為你也不聽你爸媽講的話不是嗎?

      我不是說你不對,我是說,那個模式你有沒有看到。

 

主:我對我晚輩說的話,其實就是我的爸媽對我說的話。我一直在copy,一直在複製。

賴:對。如果中間沒有人改變或覺醒。你五代以後曾孫子也會是這樣。可能十代後還會是這樣。所以你覺得誰可以改變這樣的因果模式!

這就是身心靈的不同方式。我不再看你的對錯,我要讓你看到更深的這一個脈絡。沒有對錯,就是看見媽媽這樣過,你也這樣過,你的兒子也會這樣過,然後他的孩子也會這樣過。這沒有對跟錯,然後你就可以看到媽媽那當中有多辛苦。其實我也已經看到你在其中有多辛苦。我也可以看到你的孩子因為榜樣的關係,他會有多辛苦。所以你覺得可以怎麼辦,你告訴我。

*

 

很有趣的是,孩子真的就會學習我們。

孩子為什麼會用與我們同樣的模式?

因為他好愛我們。

It's so true.(這是如此真實。)

*

我問各位,你要不要幸福?

但是如果你媽媽的人生充滿了悲哀,你敢快樂嗎?

往更深一點來說,我們都有對我們的家的忠誠度在。

我們怎麼可以快樂?那個快樂表示背叛啊!

所以我們不敢快樂起來。

 

因此,你希望孩子怎麼樣,你就做出那個樣子。

孩子因為深愛我們,他就會模仿我們。

唯一要改變孩子的方式很簡單。當我們自己做到了,我們的孩子就做到。

當我們自己做不到的時候,孩子們也不會去做到,因為他對我們有忠誠。

 

所以你的孩子不是在叛逆。

你的孩子因為很愛你。

因為你跟你的媽媽那樣說話,所以他因為愛你,他必須要認同你這一點,然後用那樣的方式來對你。

因為那就是你愛你媽媽的方式,於是他也用你愛你媽媽的方式來愛你。

 

你告訴我,他哪裡有問題!?

*

 

我從來沒有希望我的朋友走出他的陰影。這不是我的事。

我跟朋友從來不談這些的。這也是心理諮商很重要的一個原則─千萬不能跟家人或朋友去做諮商。那個角色是不一樣的。我在家中也從來不談論這些。我從來不會告訴他,他應該要怎樣過日子,或者他應該要怎麼想。

 

朋友是什麼?朋友的一個很重要的重點是傾聽。我沒有權力去告訴朋友他應該要怎樣過日子,我也不會去告別人,誰的人生有問題。

 

今天如果是來上課來諮商的就又不一樣。因為我們都寧可相信:是他有問題,他要去諮商。...所以我建議各位,你聽聽就好,因為很多時候,人家也沒有希望改變。人家只是想要倒倒垃圾而已。所以你聽聽就好。不用告訴對方你就離開他,然後對方又不離開,你只好自己氣得半死。甘卿何事?

 

很多時候,他只是隨便講講而已。他是想要紓解而已。只是有一個人聽他訴訴苦,說說話,而已。他並沒有想要改變。所以請各位慈悲一點,不要叫他改,因為改變真的很不容易。如果改變這麼容易的話,你改改看,不要叫人家做什麼,看看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不容易啊!真的不容易。

*

 

其實每個人心中都知道答案。

每一尊都是佛。

每一個人都知道答案。

他需要你的只是去支持他心中的那個光。

每一個人都很有智慧。

*

 

賴:我真的可以體會到,那種無我的日子真的是很好過。

主:你是鼓勵大家不要有太多的想法?

賴:我不鼓勵別人。我只是告訴你:「我覺得無我的日子蠻好過的。」

      我沒有在鼓勵別人。因為不可能。

      因為你沒有在那個狀態裏面,你明明很有意見,你又要逼自己說我要無我。那你不是更痛苦。

      現代的人就是這樣啊。現在有很多人就是這樣。明明有很多意見,然後又要告訴自己說我要無我。我要放下。那就更受苦。

     所以我不鼓勵任何事。我只是告訴你,我覺得我現在的生活蠻好過的。

*

 

表達我一定會。表達自己的想法,表達自己的意見,這件事情我會做。但是因為我沒有憤怒在,所以我表達的方式會非常的溫和。通常當你很溫和的時候,對方才真的聽得下去。

 

你講互動沒錯。我只是表達,我並沒有想改變對方。重點在這裡。

 

通常我們在表達的時候,我們都會想要改變對方:「我沒有意見呢,就是為了要讓他聽我的。」但通常我表達就是表達,我並沒有想要去操弄對方。

*

 

你問說,難道不要問清楚,這就是有智慧跟沒有智慧的差別。有智慧的人,道了歉,你的日子就開始好過了啊。

夫妻相處有幾個不同的階段,或者是不同的形式。他都可行,他都可以是夫妻。但是你要看看你想做什麼樣的夫妻。

第一種是吵了架之後,很冷漠、冷戰。這在心理學上是最糟糕的家庭模式:就是冷漠,冷漠。

第二種就是吵架。吵架最起碼也是一種溝通。很多父母吵了一輩子,也就這麼過了。

最後一種就是可以心平氣和,開開心心的過日子。

 

這三種都是婚姻。但是我們要去想,我到底想要過怎樣的婚姻。

*

 

很多人都說,我要快樂,我真的很想要快樂,我真的很想要過一個幸福美滿日子。我要幸福,我要幸福,我要幸福。

 

你覺得這樣的人,真的有要幸福嗎?

 

我如果坐在那說著我要站起來,我真的要站起來,我想盡辦法我就是要站起來,我真的很想要站起來...

 

主:那就站起來就好。

 

賴:是啊!你開悟了。所以你還要跟太太在那邊爭是你對還是我對。然後說,我想要有一個和平的日子。然後用吵的,想要吵出和平!?

*

 

你要幸福,要美滿。你就真的活在那個幸福,活在那個美滿裡。而不是要去爭幸福,爭美滿。

 

你如果真的喜歡祥和,你就待那個祥和裡。

 

你要愉快,你就真的活在那個愉快裡。而不是要去吵出一個幸福,或吵出一個愉快。

*

 

在關係中,不是我要給他什麼,而是我要看他需要什麼。

 

如果他現在的需要就是要發一頓脾氣,那我是不是能夠就讓他發一頓脾氣。

 

換句話說,我們不是說我們好愛好愛我們的老公、老婆,或者是好愛我們的父母親嗎?我們不是說我願意為你做牛做馬,為我們的子女早上五點鐘起床去拚死拚活,我願意為了讓妳快樂幸福,我願意為你做這麼多。當然這是一種方法,但是如果說,我們只是說一句抱歉,他就可以快樂自在。那比起來,我覺得SAY SORRY.(道歉)還比較簡單一點。比我早上五點起床容易多了。

 

我們學聰明了之後,你只要講一句SORRY,他就天下太平,好愛我。

*

 

我會等兩個人都情緒平和時去談事情。我不會讓兩個人在憤怒的時候去談事情。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都會只是在發洩情緒,對事情沒有甚麼幫助。

 

我也在練習,甚麼樣的語言,是沒有指責性的。比如說,我們在吵架的時候會講:「你啦!都是你啦!你看我為你做那麼多,你什麼都不會想想...你總是、你老是、你永遠、你就是。」你可以想想當我這麼說的時候,你會怎麼樣!當我說「你啦,就是你啦,就是你啦....。」所以面對這種語言的時候,你防衛的牆馬上就建築起來了。

 

所以我們在學習溝通上,主詞比較會用「我」,而不是你。當我用你的時候,你的防衛心就會升起。所以當我主詞用我,我就會說:「我很生氣。」我在表達的是一個事實的真相。我已經將關鍵字講出來,讓他知道說我處在這樣的狀態中了,那他也就會知道說,我很生氣他不要再追,不再多說了。「OK.好。我不能再講下去,再講下去就難聽了。」然後我們兩個就會停止了。

 

因為我們都經歷過爭執、爭吵。我們在前一段婚姻中都經歷過。我們兩人都已經到了那:覺得我們配得一個璀璨的人生。

 

很多時候的爭執不是在事情的對錯,而是在情緒。當我們情緒一來,也很難釐清對錯,反而是彼此喊停,都能鬆一口氣。

*

 

我們每個人都說我愛我的家,我愛我的先生,我愛我的太太。如果你真的愛他,你幹嘛要讓他的日子難過呢?

我知道在這互動中有一個關鍵就是我很珍惜我的先生。我真的很珍惜,我也愛這個人。

然後我愛這個人,我明知道我要讓他的日子難過,太容易了。太容易了。

我要讓他日子難過太容易了。但是我問你,我為什麼要這樣?WHY?

他日子難過對我有什麼好處?他的情緒不好,對我有任何一點一滴的好處嗎?

這就是有智慧跟沒有智慧的差別。既然沒有任何好處,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!?

我既然愛他,我覺得這一點點小小的禮物,我給的出來。

*

 

我能夠跟他無話不談的先決條件是,他不能對我有任何的批判。

他如果對我有批判我就不會跟他講,我跟他講不過是找罵挨。

因此,我也一樣。他在說任何事情的時候,我也完全不會批判他。

*

 

我們會互相留給對方一個很大的私密空間,也就是,你想告訴我的,你就會告訴我,你不想說的,我也不會去挖掘。

「他不講,我絕對不問。」關於他前一段感情或婚姻,那個部分我給予很大的尊重。

*

 

即便我們現在是夫妻,但我不會去講未來怎麼樣。

 

我覺得所有未來的起點就是現在。我們把現在經營好了,我們的未來必定美麗。

*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幸福艾瑞絲⋆Iris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